当前位置: 首页>>要闻>>部门动态

三清渠水资源保护利用所:织密“水网格”,畅通“微循环”

来源:高台县水务局 作者:黄小琴 发布时间:2025-11-24 11∶42
字体:【 打印

近年来,三清渠水资源保护利用所聚焦强根基、重监管、优服务,积极探索水资源管理新机制,通过网格筑基、动态监测、快速响应“三项机制”,以精细的“水网格”疏通乡村振兴“水脉络”,为灌区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“水动能”。

织密网格强根基。精准划分,实现全域覆盖。按照“网格化定位、责任化服务、智能化管理、全覆盖管控”的要求,全面落实“网格+井长”管理机制,将灌区781眼机井划分为6个网格、25名井长,形成“边界清晰、覆盖均衡、责任到人”的管理格局,彻底消除水资源管理盲区。配强力量,提升专业能力。针对平台应用不熟练、问题响应滞后、数据统计粗放等问题,专题组织开展智慧水务二级平台及“一码通”系统实操培训,累计培训15场次。结合干部专业特长与水情熟悉度,择优选配25名业务精、责任强、熟水情的业务骨干担任专职网格员,打造一支“懂技术、通业务、善服务”的一线管理队伍。明晰权责,规范网格运行。明确赋予网格员故障排除、机井维修、矛盾调解、用水统计等核心职责,将井长制落实情况纳入年度绩效考核,权重占比达30%。通过“一员多用、一岗多责”的责任体系,确保灌区管理有章可循、高效运转,有效激发了网格队伍的“前哨”和“探头”作用。

动态监测精把脉。嵌入网格,预警实时高效。将机井运行状态、计划用水量、实际用水量、压减量等关键指标嵌入网格管理体系,通过移动终端实时采集数据,对计量异常、设备故障、用水超标等问题实行“预警—锁定—限购”闭环管理。双线排查,问题精准定位。网格员通过建立“线上数据分析+线下精准排查”的双重监测模式,线上依托智慧水务平台对用水数据进行日比对、周分析,深度挖掘数据异常点,精准锁定潜在风险;线下由网格员依据线上分析结果,开展靶向巡检,及时处置设施故障、用水矛盾、水量异常等突出问题,变“被动处置”为“主动管理”。问题发现精准率提升75%。闭环响应,管理精细到位。创新建立“诉求采集—分类梳理—限时办结”的闭环响应机制,网格员对企业、农户的用水诉求进行排查梳理,共协助解决机井故障、管道渗漏、用水纠纷等实际问题120件,办结率达98%,有效提升了水资源利用效率。

快速响应优服务。“吹哨报到”,联动处置高效。完善快速响应机制,建立“发现—上报—处置—反馈”全链条响应机制,针对用水过程中出现的强行起泵、水量不足、小流告警等问题,通过智慧水务平台及时上报并形成工单自动匹配各管理站,水资站限时处置,共处理各类突发问题   起,形成“前端预警、后端联动”的高效工作闭环。“智慧赋能”,管控精准有力。聚焦灌区智慧水务二级平台升级改造,构建“数据日比对、阈值旬预警、计划月调控”的三级动态监控体系,通过用水数据每6分钟上报、30分钟汇总,实现机井取水时长、取水量、运行状态等关键数据全时段采集、全流程监管。不断提升管理质效。效率提升,服务便捷透明。广泛推广“一码通”,简化缴费流程,透明用水信息,引导群众通过手机随时查看实时水量、水费详情,使用水信息掌上查、缴费明细即时知、涉农业务透明办,让群众切身感受“管理于网、服务于掌”的便捷,切实推动服务模式从“群众跑腿”向“数据跑路”转变,实现了灌区用水透明化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